袁琳:订单少了一半,她却不慌
今年的外贸有多难?
宁波海曙沛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琳用最近的几趟出国经历给出了答案。4月飞美国,6月飞匈牙利,一周跑遍了荷兰、法国等国……她都没有拿下大单,下半年的在手订单,还不到往年的一半。
而一年前的现在,她搭乘了全国首趟涉外商务往返包机,短短12天就拿下了往年一年订单量的近三分之一,也因此今年上半年企业满负荷运转。
订单大幅减少,怎么办?让记者意外的是,这位从事十年服装出口的外贸人并没有表现出慌张或者沮丧的情绪。
过去半个多月,袁琳一直在密切接触国内不同的面料商,询问他们除了能提供环保面料外,面料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能否出具相关证书。原来,虽然6月的欧洲行虽然没有斩获大单,她却明确发现新商机。
“无论日子多难,都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她说。
危机:服装出口订单下降并非个例
宁波海曙沛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3D设计能力的服装贸易公司,主要经营针织和针梭织结合的外套类服装,出口欧美市场,年营业额200万美元,员工10人。
分析今年下半年公司服装出口订单的下滑原因时,袁琳表示,欧洲客户需求萎缩是主因之一,比如一款童装单量过去有2000件,现在只有1000件,家长们远没有以前“大方”;她每次去法国都要买的哈密瓜,价格已从每公斤1欧元涨到了2欧元。
海外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也是服装订单减少的原因。袁琳发现,为了抵抗风险以及受到疫情影响,这两年,不少欧美客户已经开始将订单分散,有的款式从中国采购,有的款式从东南亚采购,有的也会从从摩洛哥、葡萄牙、土耳其等国采购。
那么,这些国家的衣服质量如何呢?当着记者的面,袁琳找出了一件印度产的夏季短袖T恤,这是6月出国时客户顺手送给她的,在对方的上半年总结大会上,所有员工人手一件。“跟前几年毛毛糙糙相比,这件T恤穿起来挺舒服的,说明东南亚国家的工艺在进步。”
袁琳的遭遇并非个例,全国更多的服装出口企业主比她要更早“遇冷”。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426.8亿美元,同比下降8.3%(以人民币计同比下降1.9%),其中,服装出口749.8亿美元,同比下降5.9%(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0.7%)。
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欧盟、美国仍为宁波前两大贸易伙伴,宁波对欧盟和美国分别同比下降6.3%和10.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922.5亿元,同比下降5.5%。
应对:在绿色环保上争取“先人一步”
面对纺织服装行业萎靡不振的现状,企业正在积极自救。从今年年初开始,袁琳陆续收到来自法国大客户质检部门的邮件提醒,6月见面时,对方更是跟她面对面进行了2个小时的沟通,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在绿色环保上继续争取“先人一步”。
根据法国新修订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案,在当地销售的所有服装都必须选择环保面料,减少碳排放,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还规定了服装产品中环保材料、环保技术的最终使用占比及实现时间表,这也是欧盟国家的未来发展的整体趋势。
“其实,四年前,我们就开始探索使用再生纤维环保面料,原料来源于回收的饮料瓶等,在企业的服装订单中,应用环保面料的已占总订单的10%,”袁琳介绍道。
不过,目前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服装,不少也都用上了环保面料,而且采购价跟普通面料制成的服装差不多。袁琳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得出结论,绿色环保覆盖面广泛,如果想在竞争中“获胜”,现在,只有不断提高服装制造全链条中环保技术的应用,才更有议价权。
袁琳举例,印染是纺织产业链中排放污水的最大元凶。无水印花是她正在对接的环保技术之一,采用该技术的面料,生产中不会产生废水排放,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尽管购买环保面料、应用环保技术、申请环保证书等各环节都比常规品种成本高出很多,袁琳表示,越早实现服装制造多个环节的“绿色环保”,对于抢单、稳单越有帮助。
同时,袁琳也在加大设计投入,尽量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外套上的口袋、拉链、领子都会有特别的设计,她所做的款式,目前是别国“竞争对手们”没法替代的。
趁着第三季度欧美客人轮流去度假的时间,袁琳打算留在国内“苦炼内功”,10月上旬继续飞往欧美拜访客人、参加展会,走出去扩大交流,增强国外客户对中国产品的信心;下旬则去广交会现场对接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发掘新商机。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