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申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纺织产品数字护照 第1部分:通则》《纺织产品数字护照 第2部分:术语和定义》《纺织产品数字护照 第3部分:标签技术规范》三项关键团体标准在京完成审查。来自研究机构、院校企业及科技领域的20余名专家组成审查委员会,对三项标准进行了严格审议。标准起草组就编制过程、技术内容和征求意见处理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会议伊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作开场致辞。她指出,本次审查的三项纺织产品数字护照(DPP)标准,是行业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推动供应链透明化的重要实践。标准将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采集、传递与验证提供统一规范,打破长期存在的链条数据壁垒,推动行业向更透明、可信、可追溯的方向升级。同时,在国际规则加速演变的背景下,提前构建DPP标准体系,也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纺织业在全球可持续竞争中的话语权。

会议的评审环节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等起草单位的专家主持。专家组对三项标准进行了细致审议和讨论,重点围绕标准的系统性、前瞻性和产业适用性展开深入交流。
该系列标准为纺织行业构建统一的产品信息管理体系提供了清晰框架:
《纺织产品数字护照 第1部分:通则》 作为总纲,对产品数字护照的参与主体、创建规范、管理与应用规范进行规定确立了整体纺织产品数字护照管理框架,为纺织产品数字护照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旨在解决行业“如何构建”数字护照的根本问题。
《纺织产品数字护照 第2部分:术语和定义》 确保了行业在谈论纺织产品数字护照时使用共同的语言。它统一了关键概念,为产业链各环节的顺畅沟通与准确理解提供了保障,是消除信息歧义、实现互联互通的“词典”。
《纺织产品数字护照 第3部分:标签技术规范》 则将数字世界与物理产品紧密连接。它规定了信息如何通过标签(如二维码、RFID)承载与读取,确保了从生产线到消费者手中信息流的畅通与可靠,是数字护照得以落地应用的关键接口。
该系列标准的制定,将有效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的标准化记录与透明化传递,并极大促进不同平台和系统间数据的互通与互认,为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和可持续消费提供可信的数据基石。
经讨论质询,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三项标准送审材料齐全、结构严谨、内容科学,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一致同意通过审查。会议要求起草组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尽快形成报批稿,报送发布。
未来,中纺联将继续推动该系列标准的普及与落地,引导企业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产品管理与市场竞争力。此举标志着纺织行业在数字化新征程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构建透明、可信、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核心动力。

(来源:中国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