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原材料>正文

瑜伽服赛道 本土新势力崛起

来源:广州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07-09 14:21:24

  今年以来,中国运动服饰市场竞争白热化。其中,瑜伽服赛道竞争最激烈。据报道,中国电商与品牌运营公司宝尊在7月初已完成对英国高端瑜伽服品牌 Sweaty Betty在中国市场业务的收购。明星瑜伽品牌Alo Yoga也以轻奢质感逐步扩大中国市场占有率。

瑜伽

  中国瑜伽服装市场规模大

  瑜伽品类凭借其对女性健康生活方式的精准触达,在中国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截至2024年底,中国瑜伽相关市场规模已突破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这一增长趋势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局,其中,lululemon在中国区的销售额持续增长,侧面反映出瑜伽服这一品类依旧“受宠”。据其最新财报,2024财年三季度全球净营收24亿美元,实现了9%的同比增长,中国市场的净营收达到3.1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0%。

  瑜伽服装作为高端运动服饰的竞争要地,中国市场被多个品牌看作“潜力股”。服装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瑜伽服装市场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到精耕细作的关键转型期,本土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积极部署,并逐渐获取话语权。

  本土品牌更注重服装多场景设计

  记者留意到,中国本土崛起的“新势力”品牌显示出独有的优势与市场潜力,包括安踏、李宁、特步等。

  被安踏收购后的MAIA ACTIVE,更聚焦瑜伽领域的产品策略与核心城市商圈精准布局。据透露,MAIA ACTIVE天猫粉丝量(135万)仅为lululemon(510万)的四分之一,但其年轻客群增速显着,25岁~35岁消费群体贡献了68%的销售额。

  安踏旗下品牌FILA近年推出“拿铁女孩”系列,以“小蛮腰瑜伽裤”作为主打产品。

  同时,李宁集团也在积极丰富女子瑜伽服装的产品矩阵,开发兼具女性化功能科技与运动剪裁属性的多场景健身套装。

  服装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的瑜伽市场不仅是产品的较量,更是关于女性消费市场洞察力的较量,谁能深刻理解女性消费者对运动服装的需求,谁就能赢得差异化市场。(记者 谭伟婷摄影报道)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yj263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产品推荐

更多

最新企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