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长春圣威雅特服装集团二楼会议室气氛热烈,一场关乎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未来的研讨会议在此召开。来自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高校,以及方大制衣公司、吉林省服装总公司等企业的2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描绘冰雪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蓝图,吉林省服装服饰行业商会会长陆小枚出席会议。
会上,长春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葛英颖率先发言,她指出,深入挖掘吉林省独特的冰雪运动文化,将其转化为鲜明的文化品牌,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吉林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冰雪资源,结合高校雄厚的科技力量,能为冰雪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把冰雪旅游体验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系主任高明君强调,在冰雪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要开拓智慧冰雪装备的新方向,将专业知识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尤其是吉林粉雪故事。从设计和研发的前瞻性突破入手,引领智能冰雪装备的可持续消费体验。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爱华与葛英颖观点一致,认为深入挖掘冰雪运动文化,打造独特品牌,是利用优势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长春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系主任徐相阁则提出,吉林省冰雪经济应构建完整产业链,从前到后形成强链和固链思路,将冰雪资源切实转化为经济效益。
长春工程学院系主任徐相阁说,依托吉林冰雪旅游资源,做好与之配套的衍生产业,以冰雪为载体,以服装为抓手,从产业链的前端一直到终端,进行集成创新,大有可为。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艺术学院系主任王贝妮着重谈到高校在冰雪经济中的价值体现,包括创造经济、品牌和社会价值。高校一方面承担教育职责,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研发,聚焦校企联盟协同创新体系。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防寒材料轻量化技术、运动功能模块化设计以及吉林文化基因解码与时尚转化等关键技术,推动冰雪服饰产业向“科技赋能 + 时尚重塑”双轨转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吉林省润珏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建华表示,吉林省滑雪场的雪质在东北地区首屈一指,地势和气候条件优越,雪道优势明显,发展冰雪经济极具潜力。冰雪旅游运动服领域的校企联盟,核心在于滑雪服开发,要将安全性和功能性放在首位,同时融入文创设计,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吉林省服装总公司副总经理宋岩称,公司原本专注制服领域,随着吉林冰雪经济的兴起,积极投身其中。商会组织的冰雪服装服饰设计大赛以及“吉林省冰雪旅游运动服装创意设计双年展”,构建了“地域文化传承 + 数字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赛事体系,公司将全力参与。
吉林省彤辉服装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占分享了过往做品牌供应商的经验,指出吉林省服装企业多为小品牌、单打独斗,难以抵御市场波动。自去年省商会成立并与高校合作后,看到了新希望,认为校企共同承担科技成果转化费用、面向市场开发产品的模式值得借鉴。
卢牧斯服饰科技(吉林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倩讲述了自己进入童装行业的经历,在研发上借助高校力量,同时关注到冰雪运动消费群体年轻化的趋势,强调打造吉林省自己的文创IP,推动冰雪经济与时尚设计深度融合。
吉林省服装服饰行业商会会长陆小枚在总结中提出三大举措:一是依托吉林省高校集中的优势,建立冰雪经济科技研发中心,并设立扶持民营经济的基金会,支持大专院校的冰雪项目研究;二是争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委员会支持,制定冰雪服装及相关配套产品标准,计划参与国家级冰雪服饰标准制定,以标准带动冰雪运动发展;三是建立冰雪经济销售网络平台,解决产品出口问题,通过连续举办冰雪服装博览会,提升展销和博览水平,形成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规范产业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提升吉林在全国冰雪产业中的地位,激活“白雪换白银”的产业价值转化机制 ,让冰雪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