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原材料>正文

三地匠人接力:从几捆丝线到一件天青色四经绞罗长衫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03-28 11:29:35

  近日,经过江苏、湖北、浙江三地匠人的接力,这件天青色的四经绞罗长衫历时近8个月,从丝线织布、染色、裁剪到缝制,终于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完工。

  谈及心路历程,接力的最后一棒——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赵芳英坦言:“衣服质地轻飘飘,承载的文化价值沉甸甸,一分一毫不敢马虎。”

  

  近日,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赵芳英缝制长衫。(受访者供图)

  无法拒绝的布料

  赵芳英16岁进入裁缝行业,至今已数十年。平日,她和女儿俞璐经营着一家旗袍工作室,一边做客单一边带学徒,决心把老一辈的匠心技艺传下去。

  按照以往,工作室的客单一年到头也做不完,基本不接临时新单。但当她看到布料后,改变了主意。

  这块宽0.39米、长11.3米的四经绞罗出自从小学习织造工艺、曾“复活”马王堆汉墓出土四经绞罗的匠人周家明之手,由被业界誉为“中国天然染第一人”的匠人黄荣华为其染色。

  “一个技艺娴熟的织工一天也只能织出5厘米至10厘米长的成品,11.3米的四经绞罗需百余天的工期。”周家明说。

  布料珍贵,染色不容有失。“天青色等烟雨”这一充满意境的颜色被诗人糅进平仄,被匠人淬入窑火,也被染匠浸入染缸。

  考虑到染色的匀称性,黄荣华收到布料后将其裁切。“这个颜色在植物染缸里浸几十秒就要取出,如果一起染,可能会染花掉。”他说。

  

  近日,阳光下的天青色四经绞罗长衫微微泛起光泽。(受访者供图)

  “最后一棒”的黄鳝骨针法

  随后,这匹质地轻薄、手感滑爽的天青色四经绞罗到了赵芳英手中,等待接力。由于这匹四经绞罗的宽度较窄,中间需要拼接才能制衣,赵芳英打算用黄鳝骨针法一试。

  “在传统服饰中,黄鳝骨针法的比喻源于针脚形态,黄鳝的脊椎骨细密且呈锯齿状交错排列,正面针迹像星点,最终会形成类似黄鳝的背骨状,因而得名。”赵芳英解释道,此类针法多用在衣物接缝精致、易磨损部位,可增强面料耐用性。

  赵芳英是从父亲那里学到的针法,又对其进行改良,经过近一个月的手工缝制,才将布料变成一件长衫。

  此外,赵芳英还特别关注容易磨损的领口,将其设计成可拆卸的样式,不仅便于更换造型,穿起来也更舒适透气。

  “布料还剩两米多,还能做一件小衫。”赵芳英谈起布料精打细算,满眼爱惜。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yj263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资讯

产品推荐

更多

最新企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