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原材料>正文

春节,到锦绣江南——寻中国织绣工艺的巅峰

来源:江南时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02-08 19:34:53

  “你看!这是成毅在《莲花楼》里穿的那件长袍!”“这件是《清明上河图密码》张馨予的衣服吧。”春节期间,不少观众兴致勃勃地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寻宝”。

  “锦绣江南——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巅峰创造”特展目前正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展览通过“织·神机妙算”“绣·巧夺天工”“染·五色斑斓”三个单元呈现江南地区中华纺织工艺七千年文脉薪火相传的创新史。

  

  锦为一种织物结构,是以丝为主要纺织材料,以织为纺织技艺制造出来的贵重纺织品,在中国古代“其价如金”。绣是一种纺织技艺,指用绣线在纺织品等物的上面穿针引线,制作织物图案,“锦绣”常用于比喻美丽或美好的事物,如“锦绣山河”“锦绣前程”,可见织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策展人、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张茹介绍,在宋、元、明、清,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织、绣、染中的巅峰技艺。中国的丝绸和棉纺织中心,以及着名的“江南三织造”均在江南。江南锦绣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的大宗商品,也启迪了当今计算机的发明,至今仍在赋能当今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

  记者了解到,此次多数展品是首次向公众展出,从七千年前的纺织工具到南京博物院院藏为主的织绣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代表作,体现出一代代劳动人民为纺织工艺文脉传承的不懈努力。

  展览中的一幅《刺绣女优倍克像》是沈寿用仿真绣技法创作的一幅仿真人物绣像。张茹介绍,这是沈寿辞世前的最后一幅精品杰作,历时三年创作完成。作品运用羼针、套针、旋针、虚实针等苏绣技法结合沈寿吸收的西洋画的光影层次仿真绣技法,将人物肖像绣得出神入化。

  

  展览中有一件标志性文物——红地如意牡丹纹天华锦,牡丹、如意、荷花、铜钱等图案有规律地交错重叠,组成富有变化的锦式骨架,体现出中华文明各美其美又和谐共融的文化特性。“锦缎主体纹样是象征富贵的牡丹,又有如意形组合、方形组合等不同样式的组合,配合荷花和铜钱,创造出纹锦的丰富变化。”张茹介绍。

  此外,展览还增加了一个“小彩蛋”,将分批次展示《清明上河图密码》《莲花楼》《宁安如梦》等15部s、s+级热播影视剧近40套珍藏版服饰,从繁复的刺绣到细腻的剪裁,从精致的配饰到考究的材质,均为演员拍摄用原件,九成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其中,静态展的服饰分布在南博多个馆内公共空间,等着观众在新春期间去探寻和发现。

  (来源:江南时报 记者 钱海盈)

【责任编辑:yj263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资讯

产品推荐

更多

最新企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