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一场融合声音即兴、肢体剧场、装置艺术的展演开演,“丝谣共织——桑蚕丝织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碰撞与融合”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启幕。
该系列活动是浙江省非遗馆引进的首个偏重非遗与当代艺术实践转化结合的成果展示型活动,系艺术家汪阳子2016年发起的“共织Co-Weave”艺术项目的不断思考与延伸。项目联合寻谣计划、乡兴社及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独立研究者与创作者,将大家对桑蚕丝织技艺的共同关注转化为一场“田野行走”与当代艺术转化的实践。
4月18日至4月21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一场动态与静态结合的展览展出该项目的实践成果。项目开展过程中涉及的田野采风、歌谣搜集、身体织造实践、口述历史调查、具身化肢体探索和现场即兴音乐创作等,皆通过“桑蚕文化切片”“塘栖共织理想图”“肢言织语艺术驻地成果呈现(蚕现场)”“共织Co-Weave织造工作坊”、专题学术讲座分多板块系列呈现。
多样化的展览板块内容,让悠久的桑蚕丝织文化可听、可感,为公众打开认知桑蚕丝织文化的多元入口。该展览活动的举办,意在探索非遗在当今社会文化语境之下活态传承与发展、展示与传播的更多可能性。
作为展览开幕活动的首个重磅环节,这场名为“蚕现场”的展演,是一场从创作素材采集到现场演出都极富动感的艺术表演作品。在这个由音乐、装置与“肢织”表演融合创造的动态交互空间里,观众不仅见证了符号化的生动展现,也实际参与到了这一流动的丝绸符号场景的共同塑造中。可以说这是一次创新艺术语境中重新诠释传统,用当代的方式对话与回应艺术转化实践。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