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高高耸立,机器轰鸣,工人们穿梭于施工场地扎钢筋、搬运物料……阜城县华兴服装有限公司迁建项目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景象;同样是华兴服装公司,绣花车间内,30个头的激光绣花机“哒哒”声不断挥舞,一名工作人员在现场操作,不到10秒钟,30件服装的领口剪切绣花作业就完成了……
一边是迁建项目建设马不停蹄,一边是企业生产热火朝天,走进阜城县华兴服装有限公司,记者感受到企业强劲的发展劲头。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指出,要聚焦“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订单大幅度增加,目前已接服装订单达616万件,老厂区满负荷生产,生产压力非常大。”阜城县华兴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秀娟说,为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我们启动了华兴服装迁建项目,占地105亩,项目将新上各类智能设备纺织、服装设备500余台套,普及智能激光绣花机、全自动烫衣机、单线智能自动流水线等先进服装生产设备,比原有设备提速、提效1倍以上,另外采用ERP系统对企业生产经营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汇总,项目达产后,公司将进入智能制造新阶段。
华兴公司的发展是阜城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纺织服装业是阜城县的传统产业,主要生产阿拉伯民族服装和出口休闲时装。近年来,阜城县立足于自身特色产业优势,适应新时代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方向,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补齐产业链条,强化创新支撑,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为积极扩张产业群体,大力推进产业升级,阜城县在县城工业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和加工摊点的有效聚集,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围绕产业上游的纺纱、织布、印染以及下游的绣花、包装等环节增投入、上项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业实力和水平。
该县把纺织服装产业的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举措、积极作为,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引领带动和突破支撑作用,推进龙头企业在提升自主研发、市场营销、品牌运营能力的同时,积极打造集生产加工(织布、印染、绣花、裁剪、缝制)、研发设计、出口与内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装加工企业和产业发展基地。
为不断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助力产业发展提速增效,该县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制造,全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纺织服装产业的融合应用,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纺织经济发展新动力;恒利制衣、柯朗服饰公司利用厂区搬迁改造项目,淘汰一批旧设备,新上智能数码绣花机等一批大型、尖端的智能服装生产装备,企业的整体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牵手东华大学,打造省级研发中心(穆斯林民族服装工业设计中心);加强与天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国内顶尖纺织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每年举办2至3次校企合作推进会,进行技术交流;每年到专业院校举办1至2次招聘会,引进专业人才……
截止目前,阜城县拥有纺织服装企业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具有自营出口权企业7家,辐射带动绣花、缝纫等加工点350余家,从业人员7500余人。阜城县也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出口服装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阿拉伯男袍生产基地,阿拉伯男袍销量占中国出口中东市场销量的近30%。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继续向科技要生产力,向创新要竞争力,以产业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建设全国特色产业名城。”阜城县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营表示。
(来源:衡水日报 记者 冯丽娜 编辑 杜俊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