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三个月,17.1%的居民打算购房,这一比例高于二季度的16.9%。
但认为房价将继续上涨的居民比例继续降低。
这份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对下季房价,14.8%的居民预期“上涨”,大幅低于二季度的16.2%;56.6%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高于二季度的54.6%;16.3%的居民预期“下降”,12.4%的居民“看不准”。
用老百姓一句通俗化的话表达就是有钱人该买还是买,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房价继续上涨,限制的只是“穷人”。
通过近年来小编跟做工地供货商打交道以来,他们普遍反映的是“工地没钱,房子卖不出去,承包商跑路等”,一句话概括而言,“建好的房子卖不出去,没建好的房子盖不起来”。
那么小编就在思考为什么不把新房的出售改为长租呢?卖房子的解决了资金问题,租房的租客也能有“家”的感觉,不用天天搬家。租金多少,政府监管,合理合法双方都可接受即可,如果“租房”还能解决租户子女上学,就医等问题,岂不是租房行业的一大进步。就拿北京上海而言,有的租户租了好多年的房子,子女连上小学需要房东签个知情同意书都难上加难,很多“北漂”“沪漂”都是大学毕业后就来京工作,也为国家的建设奉献了几十年的青春,到头还得不得不回去,岂不悲哉!如果政府可以参与监管,他们的安全感还足些,而不是房东随意想怎么涨价就涨价,随意收房就收房。今年9月份,国家确实出台了一些政策,我们看下:
9月1日起,《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这是全国首个规范“住房租赁”、规范长租公寓等新兴业态的地方性条例。
《条例》七个亮点分别为建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租赁住房纳入住房发展规划、建设北京市统一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不得打隔断违法群租、“个人二房东”纳入监管、资金安全有保障、健全市场监管调控机制。
其中明确,住房租金明显上涨或者有可能明显上涨时,市政府可以采取干预措施,稳定租金水平。
《条例》还提到要将租赁住房纳入住房发展规划,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更多安居机会,还能够更好地保障租户合法权益,包括租户个人信息保护等。
多个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北京住房租赁条例的发布和实施意义重大,近年来租房领域热点问题均有涉及,使得过去社会层面的讨论真正有了法律方面的明确规定,有望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有力保障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租房环境。
据了解,虚假房源、“黑中介”、克扣租金押金、长租公寓出现资金危机、长收短付、高收低出等投诉层出不穷,针对这些乱象,《条例》为违规市场主体量身定制“紧箍咒”。
在小编看来,如果“新房”也投入到长租范围,会大大减轻租房者的压力,如果能再出一些细则,不同的房型限制一个最高租金,对于乱炒房价的现象能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条例》实施后,只能说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可是租房者的“心酸”和“租金”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依旧没有安全感。家乡安放不了灵魂,他乡安放不了肉身。
新房出售转长租未尝不是“双赢”,因为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有梦想想奋斗一把的青年大有人在,他们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值得社会共同关注,点燃一盏温暖的灯。
一旦可以“长租”,买房者会大大减少,炒房的不炒了,以后这批“长租”的受益者终会成长为买房的主力军,这就是“反哺”。